客户姓名:James Yang 来自 湖南大学
服务顾问:徐娇 华通留学宁波分公司 华通留学舟山分公司
案例国家:澳大利亚
背景资料:James Yang,本科就读学校:湖南大学,目前就读学校/学历: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,Master,专业:土木工程 Civil Engineering
Q:为什么选择留学?
首先考研压力大,出国是一个不错的继续进修的选择。而且国外生活一直是我向往去体验的。人文,食物,环境等等。事实证明墨尔本这个城市还是很对得起我的神往的。以下都是墨尔本郊区以及市中心的唾手可得的美图。
Q:学校的教学模式是什么样的?
教学模式和国内很不同。首先在国外大学,无论本科和研究生,没有班级的概念。学生入学后不会被分隶到各自的班级,而是自己选自己的课。这一点让刚来这边学习的我自然不是很适应,主要还是在人际方面,需要我们主动在课堂上认识别人。其次在课程方面,相对于国内本科来说,这里的研究生选课范围更加广泛,比如土木工程,这个专业的课程涵盖几乎所有基础设施建设,工程管理和市政管理的范围,这种自由度能让我们更加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。
再者,墨大的课堂(主要是工程类)基本分为四类,lecture(大讲座),tutorial(习题课),workshop(设计指导课)和laboratory(实验课)。Lecture 也就是国内所谓的大课,一两百个人坐在一个大阶梯教室里面。关于Tutorial 和workshop,两个都是小课,一节课差不多20个人左右,workshop更倾向于小组实践和交流去完成某个任务。对于lecture来说,课堂氛围的确很看老师的讲课水平,毕竟一两百人的教室众口难调,而对于多数专业性很强的工程主课来说,难免很枯燥。当然也有许多lecture会请很多客座教授,他们会讲一些工程实例或者是新兴的技术,最后会耐心的解答学生的问题,这也是lecture中的一个很大的闪光点,在国内很少能体会到。
而对于小班课来说,teamwork和communication是作为一名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。几乎每门课,老师都会布置3-4个小组作业穿插在整个学期。当然在不同课程中,你基本上会组成不同的小组。这就很考验我们的交际水平和时间安排(因为基本上一个小组一周一个meeting是最起码的)。另外,就像刚才说的,每个小组在期末或者一个任务完成上交之后,都会有组员互评,这就基本杜绝了浑水摸鱼学生的存在,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小组负责。
墨大的学习压力的确是比国内本科时候大了很多,这主要是由于平时必须全身心投入的小组作业。但是我觉得只要时间安排合理,这些压力其实也会被合理的时间冲散,而且这边假期其实挺多,所以要秉持这里local的理念,放假的时候放肆去玩,camping,parties,concerts,而忙碌的时候又可以做到一丝不苟的高效率,劳逸结合,压力就这样默默地滚蛋了。国内外最大的不同,当然是语言了。这不单单是从方块字到拉丁字母的转变,更多的是由语言区别带来的文化差异,比如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为人处世的不同。对于我来说,刚来墨尔本的前几个月其实还是会被这种区别所影响,感觉周围很陌生,很难与人交流,好在那时候我找了一家当地人的homestay,他们是一对来自布里斯班的夫妻,定居在墨尔本。他们常常鼓励我多交流,通过交流之中了解彼此的不同,知己知彼才能让自己更好的适应这边的生活环境。就这样通过他们和我很多逐渐认识起来的朋友的帮助,这个差异最终还是被我克服。
目前就读学校/学历: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,Master
专业:土木工程 Civil Engineering